
1.項目簡介
基于現有能源管理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充分考慮現有系統的布局、接口方式二次開發智慧能源一張圖、能源運行監控、工藝流程監控、能源數據監測、重點設備監測、能源平衡分析、工序能耗分析、峰平谷分析、產品能耗分析、碳排放分析、能效指標分析、告警統計、能源成本管理、能源庫存管理、綜合能耗報表、數據管理、配置管理等功能。最終實現楚星化工能源計量的完善,實現車間工段、設備、產品的能耗分析、碳排放分析,為楚星公司節能管理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2.項目建設內容
系統升級改造,保留了原系統工藝流程監測及工藝參數數據監測相關功能,并通過新增采集器、現場流量計、DCS系統、電力監控系統、填報系統等方式,接入1#硫酸、2#硫酸、3#硫酸、PVC、復合肥、合成氨、季醇、磷酸二銨、磷酸、燒堿、公用工程等工段能耗及產量數據。
3.實現的功能
?智慧能源一張圖:全景展示企業能源系統,可直觀清晰呈現能源系統實時運行狀況、能源消耗總量及能源單耗、能源統計、能效分析、智能告警信息;
?能源運行監控:升級楚星公司能源管理系統,以一次接線圖、各類能源管網平衡圖、動態流程圖等形式展示各能源的能耗數據及邏輯關系;
?能源數據監測:可實現對表計監測點實時情況的監控,匯聚所采集的實時數據、歷史累積量數據。包括抄表示數、抄表曲線、用量數據、用量曲線、遙測數據、遙測曲線、對象用量數據、對象用量曲線;
?重點設備監測:實現對設備的能耗數據匯總分析,包括設備的歷史用量數據的匯聚;
?能源平衡分析:從能源購入存儲、加工轉換、輸送分配、終端使用過程,以能源流向圖的方式實時動態展示各種能源動力介質流向及能耗平衡分析??梢暬瘜崟r動態展示楚星各能源動力介質流至各用能區域、用能單位、用能車間甚至重點用能設備的能源流向及能源當量值、等價值、能源占比值、損失率,并可生成的能源平衡報表;
?車間工序能耗分析:可實現以日、月、年為時間單位對同種工序維度不同能耗或耗能工質情況的能耗結構分析、排名及趨勢分析;
?峰平谷統計分析:系統升級電力峰平谷統計分析功能,可實現對電力峰平谷數據的統計分析,支持多單位多選分析,可以表格、圖形化多種方式展示,為管理人員進行設備運行調整提供依據。實現以組織機構維度、用能單位維度、區域維度、設備維度等對能源消耗及耗能工質種類的電力峰平谷數據及費用的統計分析,支持多單位多選分析,同時可對結果進行表格、圖形化的展示切換;
?產品能耗分析:實現按照能源消耗及耗能工質種類對產品的能源消耗量及費用的統計,支持多產品同種能耗的對比分析,支持以以日、月、年為時間單位的統計,同時可對結果進行表格、圖形化的展示切換;
?碳排放分析:可支持對碳排放核算模型的配置,支持對碳排數據進行核算統計,實現碳排放合計值、同比環比趨勢分析及排名查看;
?能效指標分析:可實現能源能效對標管理,與國家指標、地方指標、企業指標等指標進行對比,并展示對標結果,包含優秀、達標、不達標等對標結果,如不達標,系統則使用紅色標紅;
?告警統計分析:支持按按照告警級別分級告警及各類告警信息的統計分析,包括遙測越限告警、開關跳變告警、設備故障告警、系統網絡監控告警、定額對標越限告警等;
?能源庫存管理:系統升級能源庫存管理功能,支持對能源購入的入庫及每日能源庫存量的匯總登記和統一集中展示。主要包括,能源購入管理、能源購入記錄、能源庫存管理、能源庫存記錄功能模塊;
?能源成本管理:支持對企業內各用能單位下各種類能源的核算賬單查詢、導出等管理;
?綜合能耗報表:需建立報表元方案庫,支持報表自定義及在線編輯,便于報表持續修改,包括方案名稱、報表周期、報表維度、生效時間、發送方式、發送對象、報表標簽、報表樣式、報表分類等信息,報表包含能源日報表、能源月報表、工序分析表、介質產耗表、計劃平衡表等;
4.用戶收益
1.實時數據采集速度達到秒級,遙測(如:電流、電壓、功率、溫度、壓力、流量等)數據存儲要求最小時間1分鐘;累計量數據存儲要求最小時間15分鐘;
2.簡單查詢響應速度< 2 秒;復雜和組合查詢響應速度<5 秒;
3.20用戶同時在線業務操作并發響應時間不超過2秒,50用戶同時在線業務操作并發響應時間不超過5秒,100 用戶同時在線業務操作并發響應時間不超過8秒。
4.最大數據容量10000個點
5.重要模擬量更新周期1-3s
6.畫面調用響應時間1-3s(90%常規),其他<1-5s
7.告警響應時間<1s
除此以上內容,本系統還滿足如下性能指標:
名稱 | 指標 | 備注 |
基本指標 | ||
最大數據容量 | 10000個點 |
|
實時數據采樣為秒級 | s |
|
次重要模擬量更新周期 | 3-60s |
|
遙信變位傳送時間 | <=2s | 從硬件采集到界面顯示 |
遙控遙調命令傳送時間 | <=2s | 從界面響應到設備接收指令 |
告警響應時間 | <=2s | 從設備發出響應到界面提示 |
畫面調用響應時間 | 1-3s(90%常規),其他<1-5s |
|
常規數據查詢響應時間 | ?。?s |
|
簡單查詢響應速度時間 | ?。?s |
|
復雜查詢響應速度時間 | ?。?s |
|
?平臺移植性、兼容性、操作性
1.數據庫、數據表、字段設計應遵循現有能源管理系統統一規范與要求;
2.系統升級必須基于微服務的體系結構建立,支持松散耦合性、組織敏捷性和復用性;
3.系統升級可以靈活配置管理(業務)流程、設用戶界面和基礎設施選項等;同時數據庫與應用層之間應設有專門的配置層進行配置管理;
4.各級人機交互界面均采用中文界面,界面操作簡單、人性化程度高,符合使用習慣;
5.平臺服務器端操作系統必須支持但不限于:Linux 64位操作系統,同時具備向國產自主可控操作系統移植的能力;
6.客戶端支持Windows 10、Windows 7(需同時支持32位、64位操作系統)等主流操作系統,同時具備向國產自主可控操作系統移植的能力;
7.客戶端須兼容目前常用的各種瀏覽器(Chrome, Firefox, IE11以上等),并能根據用戶顯示器分辨率自適應調整;
8.平臺軟件系統的底層數據庫可選MySQL,ElasticSearchPostgresql等通用數據庫系統,同時具備向國產自主可控數據庫移植的能力;
9.本軟件系統與其他應用系統間的數據交換統一使用XML或JSON格式。
本能源管理系統滿足如下可靠性指標:
1.系統具備高可靠性,具備成熟且容錯性和易恢復性等特點;
2.系統支持連續 7×24 小時不間斷地運行;
3.軟件故障情況下,系統具備故障守護恢復機制,即當發生一般性軟件障礙時,系統具有自糾恢復能力;
4.系統能夠正確識別外圍系統發的錯誤請求及重復請求,避免出現一些不可預測的結果。
除此以上內容,本系統還滿足如下可靠性指標:
名稱 | 指標 | 備注 |
系統可靠性指標 | ||
主站年可用率 | ≧99.5% |
|
由于偶發性故障而發生自動熱啟動的平均次數 | 應<1次/3600h |
|
熱啟動時間 | <5分鐘 |
|
遙信正確率 | 100% |
|
遙控正確率 | ≧99.99% |
|
遙測正確率 | ≧99.9% |
|
事件記錄正確率 | ≧99.9% |
|
模擬量測量綜合誤差 | ≤0.5% |
|
?系統可配置性
系統具備較強的配置能力,系統的主數據、接口、具備一定的配置能力,降低系統功能與數據、接口的耦合性。系統的“可配置性”主要體現:
當用戶需要增加測點、圖形化組態、報表、分析模型等需求時,用戶使用軟件系統中已有的功能自行進行修改,修改完畢后保存配置,系統不需要進行編譯即可自動適應配置后的結果。
1.平臺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穩健性,提供良好的系統備份恢復機制,能夠進行日常的運行維護操作包括啟動停止系統等;
2.保證數據不丟失的情況下提高數據運行效率和存儲能力。